|
本帖最后由 blackman 于 2019-11-7 09:44 编辑
引子
非专业出身,儿时从玩高阻抗耳机收音机开始,烙铁,万用表,小制作(定时器、无线话筒、镍镉电池充电器、直流稳压电源),原理都是懵懵懂懂,直白说,就是不懂,电阻电容还好理解,什么阻抗容抗,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制作基本都是照猫画虎,就是在这照猫画虎过程中,慢慢堆积的是理解的知识累积,玩对讲机也是,从开始的90年代风行一时的30M套件开始,拿回套件,兴趣盎然,没有功率计、频率计,完全就是依赖人家指点和个人理解,拉距实测调试,去掉高频功放,去掉天线,小功率发射,两机拉开20-40公分,调整高放、本振的谐振,达到最佳效果,接上天线,用简易选频场强计检测场强,微调输出匹配达到最佳。之后,将MC3357换成3361,再到后来的MC3363(最早的贴片接收电路),分立发射单元改成MC2831、2833,空间狭小的地方换贴片电阻电容,重新制作PCB,改制成一台超小型机(11CM身长,现在看也是个砖头)拆解螺旋天线,自制螺旋天线,自制半波偶极天线,之后放下若干年。。。。。。今天,成品机已经铺天盖地,热点也在慢慢转移,但回想起来,这些基础制作和边制作边思考的过程得到的实践和对抽象理论的解读,算是小小的格物致知吧,真的是一辈子忘不了的知识,绝不是考试死记硬背能换来的。时代不同了,兴趣点在转移,也没有了简约时代的天赐,所以,基础的学习变得边缘化,也不再被重视。但基础为什么重要,基础才能举一反三&扩散延伸!码此小文,抛砖引玉了。
入题
天线是什么?
天线是一个电感,只不过不是线圈形式。天线系统的本质是谐振,LC串联谐振,画个图:
A、B两个收发信机的两个天线相当于两个电感,传播空间就是电容,将两个极板分离后,把电感换成1/4波长天线,两机系统通过人体馈电接地,天线成开路状态,就是你所见的1/4波长天线。当然,现实中,不止1/4波长天线,各种衍生天线,本质还是谐振,所以缩短和加长天线要进行LC谐振调整。()这个空间大电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天气变化会影响传播。
怎么理解远距离电离层传播?个人认为电离层相当于屏蔽板,高频电缆的屏蔽形式是包裹,电离层是一面,A机射频被电离层按照夹角反射到B。
接地,人体馈电和地网形式,这就可以理解地网的作用了。天线不是单一的可见天线,天线是一个天线+地线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对,不是一个,地线和地网也很重要。。。。。
一点非专业个人理解,不当敬请斧正。
2019.11.7 9:0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