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波虽然在自然界早己存在,但真正被人类发现和认识要追溯到19世纪初。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在通电的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而使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接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又发现了磁场变化会感应产生电流的现象。此后,英国著名科学家麦克斯韦通过艰苦的理论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如此循环往复,便使交变的电磁场由近及远地辐射传播开去,就像水池中的水波纹一样表现出波的特性,这就是电磁波。波峰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的波峰数就称为频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万公里,电场和磁场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散和衰减,变化频率从零到无穷。
“频谱”的英文为‘Spectrum’,实际上最初只限于光。物理学家在17至19世纪首先认识到白色光实际上是由红色到紫色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因此,白色光是不同颜色的频谱,光也具有波长和频率特征。电磁频谱可以从可见光向两个方向扩展,更高频率的‘光’包括紫外线、X射线以及宇宙射线;而更长的波长、更低频率的‘光’则首先包括有红外线光,随着频率降低和波长越来越长即是无线电波。可见,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频率在3000GHz以下的电磁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