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整体磨合改造
由于手机和保护套之间放进去了厚度1mm左右的线路板,要想还像原来那样完美套进去是不可能了。有2个解决方案:
1、至少要把保护套磨去大概0.6mm,这个就要用到鸡哥兄所说的CNC了,先不说雷鼠黍说的这个是号称0.8mm的第二代超薄保护套(差点薄过gb,你懂的,嘻嘻),单就这个CNC,大家可能连听都没听过,这方案比较难;
2、有难度没关系,山人自有妙计。这时闲置的那个后盖派上用场了,别说你舍不得哈。磨薄这个后盖,高潮部分到了;
“刑具”曝光。(呵呵,跟大明锦衣卫的十八班刑具差远了去了)
在最厚的主控MCU上涂上颜色,快速把后盖套进去再拿出来,在有印记的附近做上记号,下面就是上“大刑”了。真不忍心啊,这可是原装后盖,要不是因为摔蹦了2个扣齿,也不至于此。 革命总是有牺牲的!这也是他重生的唯一机会了。所以苦难也不见得总是坏事!
圆的、扁的、方的轮番上阵。
原装的后盖真的不是盖的,磨得手都有点酸。没想到还有点苦力活,哈哈,不过咱们屌丝DIY的乐趣就体现在这了。领袖也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拿来就用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快收工了,最后用点酒精擦拭下。浴火重生。
看看,磨的前后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插进去才露尖尖角。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最后装上保护套,也没发现有什么的不适感。说一点都没有那是骗你,但是和马上就可以用无线充电的感觉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况且可能你磨得比我还精细呢,呵呵。
找准位置,轻轻的放上去,听到滴的一声,随后屏幕点亮,呼呼,耶耶,成了!!!DIY万岁!!! 屌丝万岁!!!
最后装上保护套,也没发现有什么的不适感。说一点都没有那是骗你,但是和马上就可以用无线充电的感觉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况且可能你磨得比我还精细呢,呵呵。
找准位置,轻轻的放上去,听到滴的一声,随后屏幕点亮,呼呼,耶耶,成了!!! DIY万岁!!! 屌丝万岁!!!
关于充电速度问题的探讨:(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微信找我要哈,见上)
先看看小米M1正常充电测试,在电量少的阶段时,实际充电电流在800mA多点,充满大概是2个多小时。
目前最牛的接收端主控——TI(德州仪器)BQ51013A,这是一片高度集成化的MCU(太专业的文字相信大家都不是很关心,我们就只说我们感兴趣的),也是目前QI标准无线充电接收端唯一的一个成熟且大规模市场化的方案。经过大家的测试和实际使用,发现这颗IC工作在约600mA电流的时候是比较理想的,超过了也不是说不行,就是发热量也剧增了,这样就会对手机电池安全存有一定风险。
还有一个情况,前面我们改造接口的时候,只接了2根线,实际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这个接线还是有说法的。下面看我慢慢道来吧。
先来看看此种接法,整个无线充电过程所需的电流是:800mA多点,按目前非TI方案的无线充电转化率大概是在65%,换算过来,实际到手机充电接口的电流是在500mA多点,这个电流就比较适合前面我们所讲的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牺牲点时间来换取安全,至少目前是这样。 其实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无需更换适配器。现在无线充电一般都是需要至少1.5A以上的适配器,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小点的充电电流,那就可以省下换适配器的银子了。
下面我们用另外一种接法再试试。把数据线进行短接后,看看所需电流有没有变化。
把数据线短接以后,无线充电过程所需电流马上上升到1A多,换算过来,到手机的充电电流就大于800mA了,温度升高,你的JJ可能会受不了哦!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机2种充电模式: D+D,短接:手机会判定为连接在标准充电器上,此时按手机最大电流充电;D+D,断开:手机会识别是传数据状态,此时最大电流是500mA;(D+D,指的是2、3引脚,如下图:)
附:Micro-USB接口定义:
我们来总结下此次改造吧: — 这个改造的方案,接口是关键所在,改造后的接口可能拔插稍稍有点麻烦,拔出来最好用尖的东西协助。要是可以把这个moicrusb公头搞成超短的成品就好了,批量生产价格便宜,质量还跟现有的一样,更可以大量应用到其他不支持无线充电手机的改装上;
— 还有就是需要破坏掉一个后盖,好在一个后盖的成本比较低。现在市面上各款手机的保护套真是太多了,如果能批量用CNC加工出一个槽也是比较容易实现,而且量大价格也不贵。(关于这点我还在找其他能尽量避免CNC的方案,如有情况会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