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3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食粮”的坎坷路 新中国成立前后,收音机几乎是当时老百姓了解国家大事的唯一渠道,各种新闻和最新指示都通过这里传向全国,是人们真正的“精神食粮”。
1949年9月,一篇“新华广播稿”中提到了中央对广播事业发展的规划:无线电语言广播事业,是“教育中国人民的非常重要的工具”。这让广播与收音机的地位空前提高。
1950年4月,国家政务院新闻总署签署了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可当时全国只有49座广播台和89部广播机,110余万部收音机,信息传播渠道十分有限。针对这个现状,中央决定在全国每个县政府、每个部队政治机关都设置收音员,组织群众集体收听重要新闻,或将收听到的重要新闻编成小报、墙报、黑板报等。
徐国良是当时浙江省武义县的收音员,他回忆说,当时收音机“是全县唯一一台最先进的、传递信息最快的宣传工具”,“每年春节的年初二开始,我都要挑着铺盖、收音机、干电池及天线等一担货上山下乡,让农民及时收听到中央和省电台的春节农民特别节目。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先架好临时接收天线,然后组织当地干部和农民群众收听”,“农民群众听到收音机里播放党的方针、政策,重大新闻和中央、省的领导同志讲话和向农民拜年时,无不欢欣鼓舞;当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婺剧、越剧戏曲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时,大家都感到万分惊奇。”每次,都有数十人或者上百人围聚到徐国良的身边,“收音机下乡为农村的春节增添了无穷的欢乐气氛,我也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到1952年,全国已经建立了2.3万多个收音站。那个时代,昂扬奋进的广播体操音乐每天定时从收音机中传来,大小城市的亿万人民和着同一旋律在同一时刻,做着同一个动作。收音机成为连接中央和人民的重要工具。各种政策、方针甫一出台,全国人民便会围拢在收音机旁,郑重地倾听来自“党中央的声音”。
1966年春天,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网,让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相结合。随之而来,大批适合百姓使用的简易和多功能收音机被相关企业生产出来,收音机的普及程度空前。
收音机一直威风到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还流行着一个词,叫“三转一响”,这是嫁妆的最高标准,那“一响”指的便是收音机。
当传来的广播节目由“样板戏”变为“流行歌曲”的时候,收音机也迎来了夕阳。中国改革开放,随着收录机的风靡、电视的普及,收音机的地位被彻底颠覆了。
(王惠萍)来源:《中华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