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lackman 于 2016-6-30 17:56 编辑
蓄电池放电后,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松软的硫酸铅小结晶体,均匀地分布在极板中,充电时恢复成原来的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随着使用次数增多,极板上会生成一种粗大、难于接受标准充电的硫酸铅结晶。另,电池使用不当,过量放电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电解液密度过高,温度高,液面低使极板外露等都会导致硫酸盐化,在极板上形成粗大的硫酸铅晶体,这种晶体体积大、会堵塞极板的微孔,妨碍电解液渗透,增加电池内阻,标准充电时不易还原,使其中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减少,容量降低。
关于UPS铅酸电池提前报废 1、过度放电,实际这种情况极少,从略。 2、UPS因长期与市电相连,在供电质量高、很少发生停电的使用环境中(绝大多数情况),蓄电池会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电池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在下亲见单位机房UPS铅酸电池(12V*2,容量忘了)未经日常维护性放电而使整组电池提前报废的事件,大多数机房管理人员以为是寿命到期,其实,根本就是不熟悉铅酸电池特性,不进行日常维护的问题。个人看法:每隔3个月应完全放电一次,放电完毕,按标准充电充满即可。
关于电池修复 1、能否修复,要区别对待,对于接近循环次数寿命的,没必要折腾,对于放电次数不多,使用时间不长的电池,可以尝试修复。 2、形成硫酸铅结晶大颗粒的电池,尝试正负脉冲充电器进行修复,修复后恢复日常标准充电。
关于加补充液还是加蒸馏水 1、加电解液的只有在电解液外溢,使得电池内硫酸总量减少,才需要加规定密度的稀硫酸。任意加电解液,使得电解液密度过高,导致电瓶极板提前过早硫化而损坏(参与反应的硫酸比重固定)。 2、绝大多数铅酸电池日常使用造成的是失水(日常蒸发),不是失酸!这一点很重要!失水电池仅可补充蒸馏水,切不可补充电解液!
个人看法,恭请斧正。
无边丝雨_BI4LAX 2016/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