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3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话交换百年史
实际上,我国的电话事业起步并不算晚。早在清朝末年,我国就有了电话和电话交换网络。当然,那个时候还是人工交换机时代。
清朝的话务员和人工交换机
1882年,我国第一部磁石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开通。
1904年,北京的第一个官办电话局在东单二条胡同开通,当时是100门人工交换机。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攻入北京。出于统治需要,日伪政府新建了大量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替换了人工交换机。
日伪时期的步进制交换机
到1949年,当时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不到0.05%,全国的电话总用户数只有26万。使用电话,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解放后,限于条件,我国电话交换机主要以人工交换机为主,步进制交换机为辅。不过,我们也开始研制自己的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建国初期邮电机房的工作人员
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吴淞局开通使用。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进入了长期的停滞阶段。纵横制交换机,也开始了长达40年的服役。
纵横制交换机
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都还在使用纵横制、步进制交换机,甚至是人工交换机,完全看不到程控交换机的影子。
改革初期的人工交换机话务员
当时我国电话交换网络的发展水平,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
从数据就能看出来,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仅为0.38%,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
直到进入80年代,我们的电话交换网络才算开始重新艰难起步。
当时改革刚刚开始,经济和社会复苏,老百姓的通信需求非常迫切。而邮电相关部门一没技术(国际封锁),二没资金(自己穷),只能引进国外的“落后”技术,甚至是淘汰下来的产品,仓促应对。
邮电局的公共电话亭,人满为患
当时安装一部电话需要上万元,还要单位介绍信,就算这样,还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
1982年,福建福州引进并开通了日本富士通的F-150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轰动全国。
1984年,上海贝尔电话设备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研制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合资企业。
当时冷战尚未结束,包括程控交换机在内的通信技术都受到“巴统”(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总部在巴黎)的封锁和限制,我们是买不到的。通过上海贝尔来制造,都属于曲线救国。
1985年,闻风而动的AT&T、诺基亚、爱立信,纷纷跑来设立办事处。
于是乎,在这些国外通信企业的“帮助”下,我们国家很快就进入了“七国八制”的混乱发展阶段。
七国八制:当时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 |
|